本期特约顶部赞助
推广机会招商详情见本文底部
随着昨日魁省政府公布一刀切强制返校命令,所有人都进入了碰运气,看命状态。运气好的就继续上学,运气不好的就停课自学,运气再不好的就感染、自我隔离。听天由命。
魁省的抗疫行动进入了“看命”时代。孩子们进入了完整规模复课还不强制戴口罩的教室。
《【九闻】自认倒霉!强制返校计划不变!不提供网课!染病的回家自我隔离…… 史上最烂疫期复课制度落户魁省,懒政怠政令人发指!》
这样的执政手段
how dare they?
华人家长们对魁省政府的做派
更是有了新共识:
态度傲慢吗?傲慢!
认知浅薄吗?浅薄?
你以为魁省政府看不到一开学就会爆发疫情吗?你以为他们真的认为孩子不会感染和传播病毒吗?
他们不蠢——因为屁股决定脑袋,因为他们只盯着所谓的大局,因为他们正在摇头摆尾的迎合所谓的民意——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需要做什么。
而我们,只是卑微的提出需要多一个选择,希望让孩子在家里学习,躲避瘟疫的家长们,没有被看见,不需要被看见,被假装看不见。
《【九闻】紧急扩散!一周5万签名改变魁省返校计划!拒绝一刀切,父母需要多样选择!点进文章查看行动纲领……》
因为我们是少数派,因为我们的影响力不够强大,因为我们的声音不够洪亮。在“大局”面前,再卑微的需求,都可以被忽略。
个体与集体,
严重的撕裂
如果仔细研读昨天中午新闻发布会上,公共卫生总监阿鲁达和教育部长罗伯杰说的话,你就会发现,“我们”和“他们”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隔阂,在个体和集体之间,存在严重的撕裂。
当我们在坚决反对一刀切强制复课时,我们说的是:“我不想我的孩子感染,我不能让我们全家生病。”
当公共卫生总监阿鲁达在谈一定要100%开学时,他在说的是:“蒙特利尔地区以外的学校在春天就重新开放了,并未导致疫情爆发,它是可以达成‘脆弱的平衡’的。政府希望控制对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严重健康影响。”
发现区别了吗?
家长考虑的是个体,追求的是“零”,孩子及家人不能被感染。
阿鲁达考虑的是平衡,追求的是“不要爆发”,不能有“严重健康影响”
现在华人家长和魁省政府最大的矛盾点就在这:
我们认为我们的孩子和家庭是全世界,我们要的是100%的安全;
魁省政府要的是“大局”,是整个社会恢复正常运作,在疾病和经济之间达到平衡,只要不全面爆发,不会像之前养老院惨案一样,没有严重的健康影响就好。
从政府的角度看,全省、或者蒙城1%的感染率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不爆发,不造成医疗挤兑,社会就是安全的;它并不需要去考虑这1%的感染者是不是100%的受到了病毒的伤害。
教育部长罗伯杰的想法和说法贯彻的也是政府的旨意。他说:“魁省认为大多数儿童和青少年应该在教室里,最好的地方是学校,从6岁到16岁的孩子都必须上学。关闭学校并不能保护孩子,待在家里可能会伤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并造成教育差距,学校才是培养公民的地方。”
从罗伯杰的话里,我们能看出,教育部追求的同样是“大局”,它考虑的是入学率和平衡教育差距。它的职责是让孩子们都能接受教育,并且——重点来了——并且不要造成教育差距,社会需要的甚至不全是人才,而是合格的公民教育。
关于孩子是否会感染,是否会留下严重后遗症,是否会造成全家生病,这些并不是教育部长考虑的问题。如果你们都选择在家自学,影响了入学率,拉开了教育差距,那才是教育部长要承担的责任。
所以,看出来了吗?
你以为政府、公共卫生总监、教育部长是傻、
是不懂得科学、
是没有认识到病毒的危害性吗?
不是。
是屁股决定脑袋,
是要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是要迎合绝大多数选民的需求。
(1913年7月29日,学生们在多伦多高公园的一家室外“森林学校”上课。专家们说,如果教室中没有适当的通风,学校应该考虑将课外活动。)
认清现实:
人人返校是魁省民意
对于官员来说,决策和工作的出发点除了屁股决定脑袋、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之外,最重要的是顺应民意,迎合绝大多数选民的需求。
阿鲁达说:“我们必须要以100%的体量,100%开学,100%复课。我们没有任何计划要削减任何的课程,包括体育,艺术等等项目,不会有任何一点点的减少或推迟,所有课程必须全面恢复。难道以后我们要因为孩子有个头疼脑热就停课休学吗?”
你以为这些是他自己想说的话吗?
很遗憾,不是。
这些话是魁省大部分选民想让他说的话,
很不幸的是,
我们华人并不在此行列,
甚至可以说是少数派里最边缘,最弱小,
声音最微弱的一群人。
有华人家长在问:“我都自我怀疑了,除了我们仅有的几个人在签名、呼吁、抗争、‘上蹿下跳以外,其他人都似乎是等不及想把孩子送去上学,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少数派。”
很遗憾,是的。
加拿大研究协会在7月份的民意调查中显示,有77%的魁北克人将在秋天把孩子送去上学,其中,有86%的讲法语的父母会让孩子正常返校,而讲英语的父母只有54%。
这就合理的解释了,为什么魁省非要强行开学,因为,
这是家长们的诉求,
这是选民的要求。
现实很残酷,但我们必须承认现实:
乐高政府并没有罔顾民意,相反,他彻头彻尾的在顺应民意,迎合民意。甚至在这件迎合民意这件事情上还做得非常过火,他对于少数派的无视与打压越加凶猛,在多数派的眼中就越发地显得刚正不阿。
这件事情反过来想就完全解释得通了:
如果我们华人的意见得到了政府的采纳,为了迎合我们,乐高政府大开宣讲会渲染强制开学的危害,几个专家上来义正言辞地反驳开学派的各种诉求,强势营造自己理性执政,为民请命的形象,我们华人家长届时一定齐刷刷竖起大拇指表扬,一时间写文章叫好,朋友圈大赞“我们大魁省真棒真理智”等现象必将出现,大家都觉得放心,开心,还看着开学派的落魄样觉得解气,终于感受到了站在道德与实际利益双重制高点的快感,乐高政府再来一个“教室里孩子不戴口罩马上勒令退学”的政令,这种热烈情绪还会更上一层楼。
可惜,
这些都是多数派的独家乐趣,
而作为少数派,我们被政府完全抛弃了。
主张不用随时戴口罩,觉得开学更加重要,无视疫情潜在传播力,淡化疫情对于儿童杀伤力的群体,才是魁省的民意主流。
??这是一个安静的广告位??
??这是一个安静的广告位??
政府不能
100%迎合民意
民选政府
必须顺应民意,
但不应该100%迎合民意。
魁省政府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一味的摇头摆尾的迎合选民,没有认识到自己还应有超脱出普通选民的责任、决策和行动力。
选民是乌合之众。像《乌合之众》书中所说的,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我们以为自己是理性的,我们以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有其道理的。但事实上,我们的绝大多数日常行为,都是一些我们自己根本无法了解的隐蔽动机的结果。”
执政党和政府不能为了选票,
不假思索的迎合乌合之众。
更好的政府应该是一个有为的政府,它拥有比乌合之众更丰富的资源、更全面的信息、更详实的数据,它应该是要借助它所拥有的这一切,寻找更科学的方法去调整和改变政策策略,去教育和影响民众,让社会以更理性的方式去发展和进步。
就像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一个单纯迎合选民的政府,满足的是选民“生理、安全、归属与爱”这样的低等级的需求,它忽略了自己更重要的责任:给予所有民众“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00%的迎合所谓的主流意见,100%的抛弃少数派,对于执政党来说轻松愉快,效果立竿见影,但是,
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一个需求;
一个政党不能只考虑一部分人的利益;
没有人应该被牺牲。
(Sarah Gibson发起了在线请愿,呼吁政府允许父母决定是否将孩子送回学校。)
表面上,我们反对的是强制返校令;实质上,我们更要反对的是政府对少数群体的漠视、为了全局对弱势群体的伤害。
child lives matter。
每一个人的心声都值得被倾听;
每一个人的需求都值得被尊重。
九闻有话说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当我们认识到魁省政府是墙头草时,我们要怎么做?
汇聚力量形成吹动墙头草的强风!
执政者认为他们必须代表民意,
那么,
谁的声音大,谁集结得多,谁就是民意。
我们要聚集有共同诉求的人群,更要在社会层面上跟同道中人汇集在一起,共同发出声音,争取变成主流,把我们的诉求,集结成科学的、自律的、有长远眼光的,西方社会应该具备的主流民意。
还有3周,在这样非常紧迫的时间节点上,我们想要改变现状,需要的不是愤怒和抱怨,而是行动和表达。要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形成合力,变少数派为多数派,让声音更洪亮,让影响更巨大。
《【九闻】点进来看详尽的行动攻略,中英法三语模板!时间紧迫,改变要靠你我!能否只上网课,在此一搏!请继续加倍努力!》
参加签名,请扫二维码
如果你关注请愿进展,
希望为孩子的健康增加保障,
通过行动实现我们的诉求,
请扫码,拉你入群。
如果1群人满,我们已提供2群、3群备用。
请扫下方二维码
查看每日疫情播报
下面是一个安静的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