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特约顶部赞助


推广机会招商详情见本文底部


看着每天一千的新增确诊数量,问问自己,这意味着什么?说实话,九闻也似乎没什么感觉了——常规数字而已。


自我检讨一下,不要笑西人社群怎么放飞自我了,大家本身其实也早已放松警惕,外出逛街购物就餐健身房。


回想半年前,每天新增的数字都会让我心惊肉跳,每天守着电视看特鲁多和乐高的电视讲话成为必修课,而现在,说不上安心,但明显不焦虑了——数字就是数字而已嘛。



哪里出问题了?


暨加拿大首席公共卫生官谭咏诗说万圣节讨糖安全之后,魁省省长乐高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官宣,魁省的孩子也可以享受万圣节,可以上街讨糖,他说我们的防疫取得了胜利,比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做得好。


岁月静好,歌舞升平;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巧夺天工”的数据设计,刻意弱化的概念灌输,再加上持续了七八个月的疫情折磨,在一种巨大的集体无意识下,九闻可以负责任地断言:


魁北克人,甚至是整个加拿大,进入了一场互相欺瞒、互相麻醉的幻境中。


是周庄梦蝶,还是蝶梦周庄?


01

麻醉,从自我麻醉到互相麻醉


扪心自问,虽然同样是日增千例,你现在的心境和行为,跟7个月前一样吗?


九闻编辑团队今天开了一个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检讨会”???。会上发现,至少在我们几个人中,面对第一波和第二波疫情的行为是完全不一样的。



?有一个同事——春天时,全家在家安安静静的捂了3个月,一家四口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所有的日用品全部靠快递送货解决;有一天,一个陌生人来敲门,不小心下意识的开门说了两句话,他立刻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每天自我观察,体会各种似有若无的“症状”,大半个月后一切平安无事才缓过来。到了秋天,每天见客户已经成了习以为常的工作,每个周末,还要大张旗鼓的筹备郊游赏枫的路线和攻略。



?还有一个同事——春天时,在家里对着《囚徒健身》锻炼了3个月,还练成了十好几道拿手菜肴,偶尔出趟门跑步,都要选月黑风高的凌晨时分,戴好口罩帽子,偷偷溜出去,一个90后活脱脱变成了居家大叔。但是到了秋天,就是在蒙城关停一切餐馆和健身房的前一天,他抓紧时间安排了2顿外食,还在健身房争分夺秒的训练了一下午。他说,如果明天健身房开门了,他肯定第一时间回去。



?还有小编我——春天时,靠着家里的储备物资,整整2个月没有去过超市买菜,到最后新鲜的肉菜都“弹尽粮绝”时,还吃了2个星期玉米罐头、豌豆罐头、番茄罐头、吞拿鱼罐头、火腿罐头、鸡胸肉罐头……喝掉了3包速溶奶粉,嚼掉了1瓶维生素C。可现在,就刚刚过去的上周末,我去了联泰买特价的蓝蟹、去世纪买特价的茉莉香米、去Costco买特价的烟熏三文鱼和好吃的马奶葡萄、去superC买特价的黄油,去迪卡侬给孩子买了一个自行车头盔,临到家前还拐进沃尔玛买了双雨靴,回到家时,我妈还抱怨,为什么不去PA买特价的香蕉。大半天跑了6个商城,总是想着,反正最高危的因素——孩子——还每天在学校自觉不自觉的换病毒呢,我戴着口罩去买菜又怕什么呢。



现在回想,简直就是肆无忌惮嘛。

疫情数据没变化,可是大家的心态变了。


这只是九闻身边的案例,但推己及人,我们可以想象,前后对比如此矛盾的心理和行为也会发生在许多人身上。随着疫情的持续发展,温水煮青蛙,我们不愿看到,但非常遗憾的看到——每个人的恐惧阈值都在潜移默化中逐渐上升——群体无意识。


许多人放松了警惕,还有一些人干脆自我催眠甚至催眠别人。


升斗小民,在时代洪流中又如何能独善其身,干脆装鸵鸟,催眠自己进入装睡状态,谁要是试图把他喊醒,都会被扣上居心叵测的帽子,所有跟自己不一样的意见都是原罪。



在开学之前,家长说学校是高危场所,说上学危险,说魁省的防疫工作不到位时,这些假寐的人跳了出来,说拒绝开学派贩卖焦虑、妖言惑众、信口雌黄,说你们抹黑魁北克系统,诋毁社会建设的成果。


当学校疫情如期而至,上百所学校真正感染时,家长在班级群里提醒大家戴好口罩,多洗手,有症状就请假,注意安全时,这些假寐者又再一次说你制造恐慌、道听途说、人云亦云


不仅是自己装睡,还希望能散发出更多瞌睡虫,让清醒的人也跟着自己一起进入梦乡幻境。在不断反驳、指责别人的过程中,为自己的逃避行为争取正当性,找存在感。




??这是一个安静的广告位??

??这是一个安静的广告位??



02

欺瞒,从上到下,全方位包围


这种催眠与自我催眠的引力场从何而来?

从上之下,全方位包围而来。

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


“互欺”体系的第一个因素,来自于弱化病毒危害性的显性或隐性“专业”言论。


当联邦首席卫生官谭咏诗说,万圣节可以讨糖时,九闻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她说建议人们用曲棍球棒的尾端,远距离的传递零食;她说可以使用夏天泳池里用的泡沫条,来告诉孩子们应该分开站多远;她说可以用不同面料制作布口罩,使它成为装扮的一部分——专家都这样说了,民众大概也会听吧。



省长乐高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最近的案件数量似乎已经“停滞不前”,这是一个好消息,和全球其他地区相比,我们(魁省)的表现还不错——省长都这样有信心了,我们也就安心了。



“互欺”体系的第二个因素,来自任人打扮的统计数据。


如果你不是一个每天关注疫情变化,了解政府数据公布方法的人,你不会知道魁省到底在第二波疫情萌芽至今的2个月间,因为新冠病毒到底死了多少人。


魁省的死亡统计很有“技巧”。它会在每天的通报里告诉民众,在24小时内死亡了几个人,在过去未知的某个时间段内死亡了几个人。通常,24小时内的死亡人数总是只有3个、2个,而未知的某个时间段的死亡人数是十几个,二十几个。24小时内死亡的人会被列进列表里,而未知的某个时间段里的死亡数据,就像一股涓涓细流,汇入了整体死亡人数那个大江大海里,消散于无形。


比如今天,政府统计报告表示:在过去的24小时内发生了8例新死亡,此外,在10月8日至10月13日之间发生了20例死亡,在10月8日之前发生了2例死亡——总共是死亡了30人,但在具体数据列表上,只报了8人。




每天“攒下”一点,日积月累,这个数据就会变得相当的惊人。公共政策作家和分析师Patrick Déry统计,从8月13日至10月13日,魁省死于“过去24小时内”的人数是53人,可实际的死亡人数,是255人。



感恩节3天的新增确诊数字也被“技术手段”调配过了。


10日至12日,数据分别是942例,843例和815例,是不是感觉疫情正在逐渐好转,魁北克的第二波感染被政府10月1日起的限制措施抑制住了?13日,844例,也还好,对吧?


但是!在之前3天,还有额外的359例因为“计算机系统更新期间发生了技术问题,在某些情况下导致传输错误”被漏掉了。所以,如果把漏掉的数据加回那3天,其实每天还是维持在千例新增这条线上。



这些前后反复,是要很关心疫情,很关心数据的人才会去留意和识别的,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接收到的信息只会是:哦,太好了,每天新增的人数都回落到3位数了。


数字不会撒谎,可是统计数据会;

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统计数据又何尝不是呢?


在“巧夺天工”的设计下,民众的警惕心理会不会逐渐放松?你猜,你猜,你猜猜猜。



九闻之前曾反复说过,民众的恐惧是最好的防疫手段。为了控制病毒传播,切断传染源,适度的夸大病毒的危害,能从根本上阻止民众“撒欢”。但现在,我们了解的,却是“局面在握”、“可防可控”的理念。


在数据“平稳的高位运行”之下,在政府的潜移默化之中,人们又怎么会担心呢?



九闻有话说


集体无意识的进入互相欺瞒、互相麻醉的状态

这是九闻对魁省第二阶段抗疫局面的新诊断。


在互相欺瞒哄骗而制造出来的幻境中,大家已经麻木了。


窗棱上,春天里流行的ca va bien aller 的彩虹已经黯然褪色;

所有人忘记了警察、消防队员在医院前列队致敬的感动;

当时那股魁省上下“共赴国难”的慷慨激昂的信念,也渐渐磨平。

你再也看不到邻居家的孩子拿着自己画的彩虹隔着窗户为你加油。



但每天还是有上千人被病毒感染,还是有人在你不知道的角落痛苦地因为新冠而死去。


九闻虽处江湖之远,

面对这一锅温水,

还是忧心忡忡的。

我们还能做什么?


就像泰坦尼克号断裂沉没之后,浸泡在冰冷海水里的人们,如果睡着,就睡过去了。



真正的幸存者,是那些敢于和自己的人性,天性做斗争,咬牙坚挺的勇者。


温水虽然舒服,但谁都不想成为病毒的盘中餐,反思自己的行为,为自己和家人做出合理的判断。


我们一起,

继续挣扎,

天黑别闭眼。


请扫下方二维码

查看每日疫情播报





END




 

 

下面是一个安静的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