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特约顶部赞助


推广机会招商详情见本文底部


从今天开始,魁北克将允许最多250人的室内和室外公共聚会。


250人以内都算安全,可以看作是魁省完全取消了对大型公众聚会的限制,魁省进入了全面放开的新阶段。


但是,真的是这么乐观吗?


是真的很乐观认为魁省的疫情控制尽在掌握中,还是为了复苏经济,硬着头皮重启,摸着石头过河?


夏令营、泳池、酒吧开了又关、关了又开;检测筛查诊所大排长龙;感染人数持续攀升,已经能说明问题:魁省现在并非在完全安全的情况下恢复生活,而是“撞大运”——经济是要恢复的,至于病毒?谁撞上谁倒霉。


这属于无奈之中的选择,全社会已经暂停了半年了,无论从经济还是从社会健康角度考量,人们都没办法再坚持自我隔离,即使可见的风险就在眼前,也无法阻挡解禁的步伐。



而在地球的另一面,局势已经完全不同了。


今天的《LE JOURNAL DE MONTREAL(蒙特利尔日报)》专门报道了中国青岛的新闻:《中国青岛慕尼黑啤酒节正常举行 参观者笑着不戴口罩,举起杯子》



新闻的原文是:


游客没有戴口罩,他们坐在长桌边坐在那里,快乐地漫步和喝酒”;


由于(在初期)全民戴口罩,(对感染者)进行了围堵和跟踪,这个亚洲大国控制住了国境内的疫情。自5月中旬以来,不再有任何死亡



感受到了本地媒体的“羡慕、嫉妒、恨”了吗?


在疫情肆虐了半年之后,有识之士开始反思:什么样的措施才是最好的抗疫手段


九闻不禁在想,假如魁省一开始就采取了高压态势,选择更强硬的控制方法,把所谓的个人自由摒弃在一旁,用暂时的集体主义来控制病毒传播,坚定而快速的扑灭病毒。那我们今天的生活又会是什么样的?



从全世界的病毒传播和疫情控制上,已经能很明显的看出:政府的铁腕力度和病毒传播速度成反比,一个地区控制得越严,它付出的时间、经济、健康成本就越低。反而,如果是顾忌着“人权”、“自由”、追求更“人性化”的管理,病毒便永远的在这片土地上肆虐,延绵无期。


不吹不黑,数据说话。



短期高压控制,

换来长期正常生活


有一说一,

世界也不得不承认 ,

中国控制住了疫情。


在7月25日,《柳叶刀》杂志发表一篇社论,认为世界应该学习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文章指出,中国作为一个有14亿人口的大国,现在仅报告散发病例而不是广泛的传播,说明中国的疫情控制是成功的。中国取得成功的关键是重视科研,对科学的尊重和社区的广泛参与。



不管是第一阶段对武汉及湖北的正面战场狙击战,还是第二阶段面对散发病例的围剿战,中国都胜利了。


武汉和湖北的大面积社区感染,控制住了。2月18日,感染最高峰50633例(武汉38020例),到4月14日,湖北除武汉以外病例清零,到4月26日,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俄罗斯输入导致的绥芬河感染,控制住了。从4月初发现第一例感染者,到5月12日,380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均已临床治愈出院,29名无症状感染者全部解除医学隔离观察,实现了患者零死亡。不到50天,绥芬河清零。



哈尔滨的本土聚集性疫情,控制住了。从4月9日开始第一例本土疫情,累计感染80余人,到5月17日,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最后1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不到40天,哈尔滨清零。


吉林舒兰市的小规模疫情爆发,控制住了。5月7日,舒兰市一名洗衣女工确诊,至5月13日,吉林市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21例。在迅速进入“封城”状态后,6月7日,刚好30天,吉林清零。



因为冷链运输带来的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疫情,控制住了。从6月11日至7月20日,不到40天,全北京重新回到低风险区。


北京的抗疫应对简直是教科书般的存在:


  1. 6月11日,新发地市场在发现疫情,马上休市

  2. 市场内的8000多名经营、采购和工作人员全部进行核酸检测

  3. 所有人员闭环转运至集中医学观察点

  4. 新发地市场周边11个小区,随即实施封闭管控

  5. 北京的日检测量迅速增长至每日近50万人

  6. 从6月11日至7月2日,北京市对1005.9万人进行了核酸检测。



如果纵向对比,你会发现,在中国各个地区的小规模爆发、控制、扑灭,都遵循着相同的处理方式:第一例病例被发现后,马上调研患者前14天的行动轨迹,精确到分钟,所有跟他有接触过,同时出现在某一场所的人全部第一时间就地隔离,全市大范围进行核算检测,筛查出感染者和无症状携带者。


这是中国在摸索中探求到的最好的抗疫手段,在一个小范围内把病毒“闷”死,其他地方就安全了。


从中国的成功经验来看,抗疫难吗?

一点都不难。



从西方眼光看,精细的行动轨迹调研严重侵犯个人隐私,强制要求全民筛查、强制封门闭户、强制隔离严重侵犯个人自由,一系列控制手段踩过了“红线”


但是,我们能不能先暂时摒弃所谓的政治立场、意识形态或者是左右之分,只是把眼光聚焦在抗疫这件事情上,以“实用主义”作为出发点来衡量?对抗疫来说,有谁敢站出来说中国的措施无效?



所以


青岛可以举办啤酒节了,

各个省份之间开放省际旅游了,

中小学生们正常开学了,

大型shopping mall、电影院都开业了,

老太太们可以聚集起来跳广场舞了,

年轻人可以逛街聚餐了,

几乎一切都恢复正常了。



恢复正常……对于还在新冠病毒泥淖里挣扎的国家来说,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多么的令人羡慕,对于如今仍然每天保持3位数新感染者的魁省来说,又是多么的扎心


这鲜明的对比,能给我们很明显的启发:病毒不以人的意志、不以国家意识形态、不以政治体制为转移。要扑灭它,就是需要强而有效的封锁和控制手段。如果在封锁时漏洞百出,在控制时犹犹豫豫,为了政治正确,得付出更多、更令人难以承受的代价。



??这是一个安静的广告位??

??这是一个安静的广告位??




疫情控制,

跟“自由”无关


作为“打满全场”的海外华人,看着自己所在国左支右绌的抗疫措施,有时确实会感觉心急如焚为什么不“抄作业”呢?中国优秀的案例摆在面前,为什么不学呢?


不得不承认,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所在,一味的让人“照抄作业”也不现实。但是,为什么不换一种看问题的方向呢?不是抄中国的作业,而是抄已经实现了成功实践的作业。


面对肆虐全世界的疫情,

不应该分化为左右阵营,

而是以是否能有效控制作为衡量标准。


澳大利亚似乎就有点抄作业的意思了。


澳洲当地时间8月2日15时的统计数据显示,过去24小时内新增确诊病例687例,累计确诊病例17923例,累计死亡208例。其中疫情最严重的维多利亚州,新增671例,死亡123例。



这个数据在魁省看来简直是小菜一碟,但澳洲已经如临大敌


维多利亚州2日晚宣布进入灾难状态,升级防控措施,实施第三阶段居家令;首府墨尔本将第三阶段的“居家令”升级到更严格的第四阶段防控措施:每天从20时至次日凌晨5时实施宵禁令;居民除工作、医疗等不得离家,公共交通服务也随之减少;每户居民每天只允许一人外出购物,购物地点不得超过距离住所5公里的范围;学生将在家远程学习;“口罩令”继续实施,人们出门时必须戴口罩或用织物遮掩口鼻,预计持续到9月13日。



这些措施是澳大利亚自新冠病毒大流行以来,最严格的措施,当地政府希望能通过强制性控制挽救一百万居民的健康和生命。


在西方国家,就一定要给予民众最高规格的自由,即使面对疫情巨浪也在所不惜?很明显,


澳大利亚开始用脚投票,

选择让民众放弃一定的自由,

来尽快扑灭疫情。



抗疫难吗?

如果真正从科学和卫生的角度出发,研究、制定、执行应对方法,

其实一点都不难。


现在全世界都显得那么的难,是否可以说是被自己硬生生折腾难的


大量的疫情话题变成了政治话题,

变成了立场话题,

变成了党派话题,

整个方向已经变味了。


九闻有话说


在今天的文章里,九闻讨论的重点不是什么政治立场、意识形态或者是左右之分,只单纯希望大家能从抗疫效果出发,用事实说话,用科学的态度去面对抗疫措施。


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回归初心?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考虑抗疫方法好不好的标准,

只看数字,不看其他。


面对已经成功的抗疫措施,

就好好的学。


适当让渡一定的个人自由空间,

换来迅速的安全稳定,

又有何不可?


《CBC NEWS》今天的新闻讨论:《我们的生活何时才能恢复正常?》,九闻觉得特别的幼稚。不愿意付出代价,却总是期望得到报偿,这是婴儿的思维,正常的成年人不应该用这种想法面对世界


如果在病毒压根就没有控制住的现在,你们还总是想着要正常社交、正常聚会、正常度假、正常休闲,那么,我们的生活永远也不可能恢复正常。


学会“延迟满足”吧。

只有在一段时期内好好的忍受一定的“不正常”,

才能尽快的恢复“正常”的生活。



请扫下方二维码

查看每日疫情播报



END


您为魁省的反智主义焦虑吗?

持续了半年的“口罩之争”

是否会让您感到无谓?困惑?焦虑?担忧?

我们组建了《九十脉时事新闻交流群》

欢迎大家入群,对一切社会热点问题

进行新闻分享、思想碰撞,情绪交流

请扫下图二维码,邀请入群




 

 

下面是一个安静的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