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居原创,侵权必究
写在前面:
大家好,我是九居房地产的主笔九居。
每年一到开学季前,就有大量的新移民登陆。九居被问到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关于房子的学区。
其实买房子的需求千人千面,在看到一个心仪的房子的时候,决策并不复杂,但一旦卷入“学区”的因素,问题就复杂起来。
其实加拿大并没有中国的“学区房”的概念。加国的私立学校无论你住哪儿都能报考;公立学校只要在附近居住就可以上,无论租房还是买房。而且加拿大是一个追求教育平均化的国度,公立学校教育资源之间的差别并不像中国那么大。
华人口中的学区,其实是指居民收入高、人文素养好的社区环境。居民收入高,房产价值高,房产税交得多,社区环境好,对口学校孩子素质高。差不多的教育资源下,生源更好的学校,学业成绩会更突出些,按照这个趋势继续正向循环,房价就水涨船高。
这个逻辑链路,除了教育资源平均化和房产税的差别,其他的都合上了在中国买学区房的经验,所以学区房备受华人买家、尤其是新移民的追捧。
华人重视孩子的教育。即将登陆的“孟母”们,拿出在中国卷王之王的劲头,用她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收集信息的能力,从排名到升学率,从族裔比例到老师履历,早就把蒙城各种学校的情况摸个底儿掉。然后多半会选一所华人孩子扎堆的学校——毕竟华人扎堆的学校多半都是好学区,再在其他华人家长的推荐下,报上各种补习班,让自己的孩子一定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可是当你和这些“孟母”们聊起他们移民的初心,却恰恰是希望孩子能逃离中式教育内卷的环境。
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这种想法和行为的二律背反,深刻地反映了华人家长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决策中的矛盾心理。体现在行为上,就是不假思索、不顾预算地拼学区房。
九居不否认学区房的价值。但是也不希望您在购买房产的时候,被学区房绑住了手脚。我们今天就来聊聊,既然移民来了加拿大,还要继续卷学区房么?
本文共4766字,预计阅读时间约16分钟
文末有彩蛋哦~
教育目标的当下和未来
在讨论学区房之前,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前置逻辑,就是关于孩子的教育目标。
刻在东亚文化骨子里的“儒家”、“科举”传统对于“唯有读书高”的追求,让家长很天然地觉得孩子的教育目标就是要成为“人上人”。读书,成了人口基数巨大、竞争激烈的东亚国家的底层人民,实现迅速跨越阶层的唯一手段。
在这种底层巨大的金字塔型社会,稀缺资源永远是塔尖上那一小撮人才能唾手可得的。人多地少,以密集型农业种植为主的经济形态,自古生存下来就不容易。而伴随着稀缺性,是绝大多数民众的生命底色——匮乏感。
匮乏感,是一切内卷的终极动力。成年人是用有限的健康和生命换取对金钱、物质的追求,未成年人就是通过大量重复刷题训练应试手段,去争夺有限的高质量教育资源。
在中国,这种争夺最白热化的终点,就是高考。而表现形式,就是像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那样的、名为学校,实则是高考工厂,宣扬的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掉千人”、“今日疯狂,明日辉煌”等极端的口号。
在这种“咬牙切齿”的价值观影响下“成功”进入大学的孩子,就像上图中小字部分所写的“此生只为高考狂,冲进重点孝爹娘”,看似实现了父母给孩子设定的当下的教育目标,然而一进大学,就开始了更大的迷茫。
就像童话中总写到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结婚了就Happy ending了,从来没有人写他们结婚以后一地鸡毛的那些事;孩子考上大学,中国的父母似乎就功德圆满了,然而孩子的人生其实才刚刚起步。
就算是考上了好大学,然后呢?现在早已不是名校毕业就能“当上CEO,迎娶白富美”的时代了。
为了抢跑用力过猛的孩子,体力和心智消耗殆尽。青少年阶段本应探寻自我、发展好奇心和兴趣的时间,全用来内卷刷题,争夺更好的教育资源了。进入大学后失去了统一的指挥棒目标,曾经把同学当竞争对手的零和博弈模式突然不管用了,于是得空心病的,抑郁的,没目标躺平的,随波逐流的,混日子混到肄业的孩子,比比皆是。
还没想明白自己是谁,优势是什么,想要什么,就匆匆进入社会。在风潮的裹挟下继续卷,挤破头皮考公进体制内,进大厂996。工业革命后“普鲁士化”的教育体系,大量炮制出忠诚且易于管理的螺丝钉。当人被工具化后,人性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工具性。这种荒诞感,卓别林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用电影《摩登时代》讽刺过了。
整个中国社会现在也在“衡中化”。不以创造、增量、提升为第一要务,而是以竞争、排名为第一要务,要求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抛弃兴趣,空闲,生活,这些个性化的东西,压榨一切时间精力,投身到竞争中去。
以上,就是我们绝大多数第一代移民,在离开中国前,能够切身感受到的、从小到大的、耳熟能详的体验和经历。我们之所以产生移民到枫叶国的意愿,就是因为看到了东亚文化和制度下对人性的伤害,不愿意自己继续卷,更不愿意下一代成为内卷的受害者;
但我们自己的成长过程,多是在匮乏感的生命底色下,通过个人艰苦卓绝的努力,成为了应试教育的既得利益者。这就形成了路径依赖——总是觉得自己的“成功”经验,可以让下一代继续复制,所以不假思索地按照骨子里的追求,希望孩子不管在哪里,都要成为“人上人”。
家长在匮乏感的稀缺心态的驱动下,让孩子从小沉浸在补习班和题海里,希望能先去抢到眼前看起来很稀缺的学校资源,也许从长远来看,就反而浪费了孩子最大的资源——有无限可能性的少年时光和天生的好奇心。
这种教育目标的当下和未来的偏差,就像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而且西瓜和芝麻并不是同时出现:要捡的芝麻在眼前,要丢的西瓜却在未来。当下孩子按照家长的意愿从补习班卷到兴趣班,而未来的孩子失去了自驱力和目标感,找不到自己生而为人的意义所在。
下面是一个安静的广告位
孩子的成长,学区房是不是必须的?
分析了很多中国文化中长大的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其实是想引发大家对教育目标的思考。
如果把孩子的教育目标仅仅定义在考上一所好大学,以此倒推最佳的学校教育路径,那学区房就成了砸锅卖铁志在必得的必选项。
中国文化很习惯于用单维度的世俗成就来衡量一个人。将“成功”量化为“挣多少钱”“住多大房子”“认识谁”“做什么级别的官”“嫁/娶了的人家是否有钱有权”“孩子考什么学校”等人生终极问题。
然而,我们来了加拿大。在这样一个崇尚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国度,如果我们还套用原有的路径依赖来教育孩子,无论是家长自己,还是孩子,都会无比的拧巴。
因为孩子所处的社会和人文环境,已经不是我们的经验能够掌控和想象的;孩子成长的路径,也不是我们强势规划,孩子就能走得下去的。
“教育”一词是来源于拉丁文中的“educare”,后来经过不断的传播和发展分别转化为众所周知的教育的英语单词“education”和德语的“erziehung”。在拉丁语中,前缀“e”是引出或导出的意思,与教育引导儿童激发潜能的发展相和,因此三个意为教育的单词都是以“e”开头。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把一个孩子培养成企业或者是国家的螺丝钉,而是要把他内心里那个美好的东西给引导出来,让孩子最终成长为他自己的样子。
西方教育的一个理论基石,就是认为教育只是负责唤醒学生体内已经存在的天赋,而无法赋予学生新的学习天赋。也就是说,如果学生没天赋,教育是无能为力的。爱因斯坦只有一个,仅仅靠努力吃苦不可能再教育出来一个新的爱因斯坦。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世界上知名的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教育家、艺术家、体育明星……这些站在人类塔尖上的“人上人”,有哪些是因为学区房有用,被知名学校培养出来的?没有。都是自己成才后,被学校拿来当作杰出校友。
客观事实是,学校教育无法让孩子获得实质性的“成功”。
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学校教育只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作为三足鼎立的另外两个“足”,同样重要,同样不可或缺。
中国父母很习惯以“别人家的孩子”的标准来敦促小孩上进奋斗,要他们“青出于蓝”。反之,如果孩子以“别人家的父母”为标准,来考察和要求父母呢?姚明的父母都是篮球运动员,姚明去打篮球。科比的父亲是篮球运动员,科比去打篮球。周杰伦的母亲是学音乐的,周杰伦从小学音乐。郎朗的父亲是民乐手,郎朗从小学钢琴。韩寒的父亲是一个写作者,韩寒就成了作家。
就算买了学区房,家庭教育跟不上,孩子就能长成你理想中的样子么?
九居始终确信,教育的责任在于家长,学校和老师只是重要的伙伴。孩子的教育,人格形成应该由家长承担。
有家长和九居说:“我能理解加拿大那一套自得其乐的教育理念,但是其实全世界都一样,资源永远是稀缺的,如果你想要与全世界的孩子竞争最好的学校,未来获得更好的成就,你就必须要付出。我们移民到加拿大,仅仅是让孩子拥有了教育环境和身份的优势,但竞争还是存在的。”
九居不否认这个观点,就像九居不否认学区房的价值一样。物竞天择,竞争永远客观存在。但并不是说因为竞争存在,觉得把宝押在买个好学区房,就能解决全部的教育焦虑了。物竞天择的下一句,是适者生存。
中国这么多精英家长来到加拿大,超出自己购买力抢购学区房,花钱给孩子上私校,报补习班,堆砌如此多的资源,结果呢?加二代里,有多少孩子大学毕业就躺平,对自己的人生没啥规划,问事业心为何物的?
这种结果,何其不像在中国被父母鸡娃上了好大学,然后得了空心病的孩子?
鸡娃最后鸡了个寂寞。
有两部很出圈的教育纪录片,一部是BBC的《7 UP》(中文译名《人生七年》),另一部是国内近年来很火的《零零后》,用多年时间跟拍了孩子从童年到成人的成长过程。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议题,就是父母的教育选择,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成长。哈佛大学也有多个研究课题,调研一个人的命运和影响因素的关系。
不在此展开过多来探讨以上记录和研究的结论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找资源看看。九居只想说一句: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用你自己的方式度过一生。
中国家长对教育的焦虑感,催生了很多相关产业,收割了无数韭菜。如果你不想成为韭菜之一,就请认真地、放眼未来地思考一下自己孩子的教育目标,你究竟希望他/她成为什么样的人?
学区房,能够部分阶段安慰家长的教育焦虑,但绝对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
写了这么多,九居只是希望各位看官,在购买房产的决策中,能够考虑到孩子本身的特点和教育目标,从家庭的切实需求出发,综合考虑,客观看待学区房的价值。
下面是一个安静的广告位
加拿大公立教育占绝对主导。在加拿大所有572万中小学生中,就读私立学校的有43万,占比7%,也就是说93%孩子是接受免费的公立教育。
加拿大的教育体系运行方式是全球发达国家中最地方化的。国家没有教育部,教育及医疗由各省负责,这种教育体系增强了各省的办学积极性,并使各省有高度责任感,不是把教育作为支出,而是当成投资。加拿大教育支出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的水平,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曾达到8.2%。
加拿大是一个教育资源分配非常均等的国家。也有一些很好的顶级学校,但你几乎找不到问题学校。尤其是在中小学的普及教育阶段,学校的硬件条件、师资力量、甚至教学水平,几乎没有本质的区别。
当然,这也跟加拿大的整体社会结构相关,非常有钱的和非常贫困的人口都比较少,绝大多数的国民都是中产阶级。
您千万别小看平等的力量,社会阶层的平等有助于消灭很多社会问题,进而提升国民的幸福水平;而教育的平等则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接受优质教育的平等权利。
伦敦大学学院的教育学教授约翰·杰瑞恩指出,加拿大中学生在PISA上的高排名,显示出其在教育上受社会经济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深,有家庭经济优势的和没有的学生最终成绩差别并不大。
在有关科学项目的学生评估上,加拿大因社会经济地位差异造成的分数差异浮动在9%,与之相比,法国是20%,新加坡也有17%。这足以说明加拿大在教育公平领域的实践全球顶尖。
行文至此,九居其实还有很多关于教育话题的想写,但篇幅已经太长。意犹未尽的读者,请移步文末的延伸阅读,这几篇都是九闻蒙城教育话题中的热度极高的文章,一定能带给您更多更深入的思考。
从九闻到九居,我们一直是蒙城华人社群的思考者。如果您也愿意和我们一起透过现象看本质,欢迎一起交流,也欢迎下面投个票再走~
拉您入群,欢迎拍砖,探讨,分享,思考~
延伸阅读
《【九闻】逃过了中式教育“内卷”,却“梦碎”加拿大教育?新视角自我审视在加国教育体系里的另类,看得更远些….》
《【九闻】昨天谈完“逃离内卷与教育梦碎加拿大”,今天来看华人教育的应许之地在何方?这份作业,值得抄!》
《【九闻】孩子内心的一百个白眼,全是给你的!华人移民家长以为自己懂教育,实际上代沟大如天堑!做好父母,从自我否定开始!》
下面是一个安静的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