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个安静的广告位

 


本期特约顶部赞助




这个周一,蒙城市长Valerie公开敦促“唐人街工作组”尽快落实重振街道的复兴工作细节,目前为止,市政府已经投资了数百万加币资金进入该项目中,但具体负责人员却似乎一筹莫展,暂未将这些拨款转化为实质地项目动工。


细节我们无需讨论,整个新闻里九闻最关注的还是一句话:


“这表明蒙特利尔政府真正重视唐人街,关心这座城市里的华人。”



唐人街作为一个留有华人旧时文化浓烈色彩的城市的知名旅游景点与历史遗迹,能够得到政府的资助与扶持,当然是大快人心的事情。


同时,唐人街纵横的几条街道,也是一些同胞朋友们赖以生存的店铺生意所在,在城市旅游景点里开店,一直都是一门不错的生意,但疫情冲击太大,他们能够得到系统性的辅助,重回正常状态,我们打心眼里是高兴的。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发现政府和不少政客们,似乎过于频繁地提及这个名词,概括的幅度过于大了。


每当政治正确的“需求”出现,华人作为一个“Visible Minority”群体需要“被关注”的时候,包括市长在内的主流政客、机构们便会大喊一声:重振唐人街!建设唐人街!


每当选举季临近,数万华人选票悬而未决的时刻到来时,总有政客向前一步高呼:关注唐人街!投资唐人街!


每当歧视华人的歪风邪气重新抬头,席卷整座城市,甚至整个北美大陆时,本地的管理单位和政客们又会开始:担心唐人街!保护唐人街!



九闻不禁感到困惑——难道不住在唐人街里,就不能算需要被提升政治地位的华人“少数民族”了?难道不在唐人街里做生意,就不算是政府“帮扶华人中小企业”的对象了?难道生活在唐人街之外,就不算是严打针对华人种族歧视的对象了?


似乎在这些人的世界里,唐人街这三个字彷佛一个按钮,只要按下去,就能获取整个华人社区,乃至主流社会思潮的认可。


政客们传达出来的信号,不仅让我们困惑了,更是长年累月地在西人社区根植下了许多不必要的刻板映像,例子很伤人,九闻就不在这列举了。


中国内地改革开放已经快50年了,三代人之间的价值观、消费观、受教育程度、能力、行为习惯已经发生了彻头彻尾的改变,这种改变当然是直接作用在一代代不同时期的移民身上的,而蒙特利尔政府一直以来用唐人街问题来概括蒙城华人问题,用“聚焦”唐人街来传递“关注华人”信号的做法,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失去效果,时至今日,可能已经成了少数利益既得群体拿出来装裱的牌坊罢了。



我们为这样的文化氛围和主流社会投来的错误目光,感到一丝异样与不值。或许在我们整整了解了唐人街不断变化的文化价值之后,才能更清楚的明白,为什么“唐人街是华人的,但华人不等于唐人街”。


这是一个广告位

这是一个广告位




旧日的根基,是“圈地自保”


1877年,一群主要来自于广东台山的同胞们拖家带口,来到了蒙特利尔。他们有的是难忍BC省无止境地对华人歧视迫害而匆匆逃离,有的是东段铁路工程刚结束后留下的苦力劳工,这群饱受凌辱、磨难、长达十数年重体力工作压迫的苦命人们,拖着自己疲惫的身躯在犹太人社区里找到了一条还算不错的小街搬了进去。


于是,蒙特利尔就有了唐人街。



当时的中国正值大清光绪3年,加拿大也还是一个纯粹的大英帝国殖民领,那是一个人类还保留着狭隘古典价值观,不懂何为多元社会,暴力冲突不断、对华人歧视侮辱反而是社会主流风气的年代。


而也正是为了避开不少令人无法忍受,甚至上升到肢体暴力的歧视行为,迫于谋生压力的华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花费毕生的积蓄盘下一家店,做起能跟客人保持距离的生意,比如维修、洗衣等等。尤其是洗衣店,因为能够几乎隔绝与客人之间发生任何沟通,又属于当时社会刚需,很快就风靡整条唐人街,有条件的华人们都集中在一起开启了洗衣店。



说到这里,大家不难看出,唐人街初期成立的本质,就是一种小社区式的守望相助,而最早开始经营的生意种类,也纯粹是为了保护自己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能够从主流社会获取一些经济收入。但除了经济往来外,和外界社会的接触和互动,能少则少。


简单来说,那个时代的华人,政坛无人、敌意环绕、语言不通、缺乏技能、文化割裂,甚至不少人连一纸身份证明都没有,所以给自己“画地为牢”说起来难听,却实际上是最理性的生存之道。



直到上个世纪40年代前后,在几代人小一百年的经营之下,唐人街才逐渐将自己的影响力伸出这一亩三分地,主流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社会风气的改变,排外风气逐渐弱化,多元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华人积极的参军参加两次世界大战、华人后代勤奋进学参政,向主流社会传播良性价值观,这才有了这条街道长达数十年的繁荣。



可以说,唐人街本身代表的历史价值观,就应该是一出我们华人的“出埃及记”。我们的先辈同胞们在最恶劣的年代里,逆风翻盘,克服万难。从一个社会最底层、最弱势,就连基本人权都无法保全的情况下,靠着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活成了最早的“模范移民”,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百年的坚韧劳作,都是为了突破自己,走出去,成为这个广袤主流社会里闪耀的一员,把曾经时代和大环境强加在我们身上的割裂、异化、刻板映像都亲手撕掉。


这才是先辈们奋斗的目标,他们成功的坐标,更是这条街道赋予给我们所有后来华人移民们不可磨灭的宝贵精神财富。而如今政客们不断地滥用唐人街来形容广义上的华人移民群体,凡事涉华就搬出唐人街来打靶,是不是某种意义上正在疯狂抹杀前辈们百年基业?这是不是有形或无形地把我们费尽千辛万苦才洗掉的异化色彩又冠回了自己头上?是不是从文化性上企图把我们驱赶回那个百年前画下的“圈子”里?更别提他们的目的很有可能只是想喝“华人”“唐人街”这两个名词的血。




自我认知,谁能代表华人


之所以会产生凡事涉及华人群体,就有人要拿唐人街说事的恶习,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部分主流政客和政府对于华人总体社区发展趋势认知的缺失。


现在的蒙特利尔华人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群体?他们是怎样分布在这个城市里的?他们是否拥有比较一致的行为习惯宗旨?他们的普遍政治诉求是什么?……. 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你我都是华人这个群体里的一员,但说句实话,我们未必能够回答上来。



但政府明明是有更好的条件来探索并回答这些问题的。联邦人口普查的数据分享、社区分布的数据、语言调研的数据、每年的选举团队内部大数据分析,…… 想懂的人自然能懂,但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就连最普通的华人移民,也能顺口就列举出几个华人聚集的区域——西岛DDO、Kirkland、Beaconsfield、南边的LaChine、LaSalle、南岸的Brossard和Longeuil、留学生们大多住Downtown,这些地方,大多数是本地中产或中产以上人口聚集的区域,名校林立,环境优雅。


就连在唐人街里做生意的那些同胞们,有相当数量也因为商业的繁荣,而居住在例如西山、修女岛、南岸L区等等优越的主流社会富裕社区里,跟政府恨不得向整个社会渲染的“华人社区=唐人街”那条等式相差实在太远。



可以说,时至今日,在70、80、90三代新移民登陆蒙城多年后的2021年,想要简单用几句话把整个华人社区的具体画像给形容出来,已经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这不是一件坏事,恰恰证明了我们的族裔在物质层面较高层次地融入了本地的主流社会,对我们的画像几乎就是约等于传统加拿大中产及以上阶级的画像,而且我们更加珍视教育、新移民的语言水平与就业、创业能力也非常出众。


这样的情况下还有人要要单独把我们华人的广义概念拎出来跟1877年的“圈地自保”先辈的弱势地位合二为一,就显得尤其像“懒政”和“恶政”了。还是那句话,不考虑现实情况而一味用廉价且方向错误的同情做掩饰,从而榨取个人利益的行为,才是真正意义上伤害华人的利益。




九闻只能代表自己


就像九闻认为唐人街并不能“代表华人”一样,九闻也认为自己不可能代表除了自己之外的任何人;同时,对于任何在不符合自身价值观、没有民主程序就想要来代表我的个人或组织,我也只能说,请出门左转谢谢。


但从另一个特定角度来说,我却认为唐人街可以代表我。


它就像是一个华人先驱们奋战的旧日阵地一般,向我传达着“走出去,爱拼才会赢”的坚定信念,每次回望唐人街,我都会更加明白“圈地自保”只是时代所迫,而华人因为“走出了唐人街”而伟大。这些宝贵的精神,无论是唐人街继续作为旅游景点而繁荣昌盛,还是未来有朝一日在时代的变迁中化为齑粉,都不会受到影响。



可惜的是,这种精神是那些每天喊着:“担忧唐人街”、“保护唐人街”的主流政客,甚至政府所无法理解,抑或是不想去理解的。对于别有用心者来说,如果能有一个简单的名词强行代表所有人,表达自己的态度,博取利益,那为何自己还需要费力气了解真正的华人群众,掏空心思陪着这个群体一起改变、成长呢?拨款200万救唐人街的同时,市长有没有想过做一点在唐人街之外的Support Chinese Community投资呢?几个华人真正主要居住的区域内是不是连一点表面工作式的口号都没有呢?


最怕的就是,即便不在唐人街做生意、与唐人街鲜有交集的华人们,也在这一次次山呼“振兴唐人街”的口号和官司里,成了陪跑的群众演员,成了他人展示政绩、“心系华社”的背景墙,而你真正的声音,无人会听。


大家的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





 

 

下面是一个安静的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