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特约顶部赞助
疫情依旧,无甚新意,今天就跟大家聊一件算不上“新闻”的事件:
蒙特利尔岛北的Laval市中心区域Chomedey区,在这上周爆出了一件人神共愤的事情:
警方接到报案,称一位7岁的小女孩心脏停止跳动,当警察与急救人员赶往现场后,确认小女孩已经死亡。在接下来的警方调查中,发现小女孩身上有大量淤青伤痕,甚至是烧伤痕迹…….
目前尸检调查仍在进行中,警方暂未逮捕或公诉任何人,小女孩的家人不会说英语也不会说法语,警方不得不专门找到波斯语翻译配合从而缓慢地推进案件进度。
省长得知此事之后,当即大怒:“只有恶魔才能做出这样的勾当!”
在一条街上的邻居们也纷纷震惊感慨道:“从来没想到我们社区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你看看周围的房屋,几乎都是百万售价的豪宅,我们只听过这条街上的人因为经济犯罪出过事,但从没听过刑事案件。”
别墅门口圣诞装饰依旧,驯鹿,松枝,金色铃铛与干净的红墙,也掩盖不了这栋房屋里曾经流淌过的那些令人毛骨悚然,不可言述的肮脏罪孽。
这世界上冤有头,债有主。
随着案件的推进,我们相信魁省的司法,执法机关将会为小女孩沉冤昭雪,将凶手绳之以法,对于还未发生的案情九闻也不够格妄加揣测,但今天让我有冲动想要跟大家聊这个话题的原因,就来自于各大主流媒体报道中所提及的一个可能被绝大多数华人忽视的信息点:
早在案情爆发前数月的去年秋季,魁北克青少年保护组织已经将这个小女孩的安危放到了“重点关注名单”之上,甚至已经给这家人开过档案。
这个魁省青少年中心,正是在加拿大人,包括众多华人心中大名如雷贯耳的“儿保”组织(儿童保护),这是一个被家长们戏称:即当警察,又当法官,还兼任刽子手的组织。这个权力滔天,在民间传说里以“一言不合”就抱走你的孩子的半国家机器性质组织,究竟在这场7岁女孩含恨而终的惨剧里扮演了什么角色?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有多大的权力?它的目的和诉求只是单纯的保护孩子吗?它在你我生活中有什么样的交集吗?
“儿保”作为加拿大最为“臭名昭著”的争议组织之一,其实距离你我,尤其是家长朋友们仅有一步之遥,很多华人家庭的教育习惯与价值观倾向,非常容易撞上儿保的枪口,遭来沉重的后果,小到报名一个补习班,大到打孩子一巴掌,都是儿保执法的范畴。只有了解他们,才能确保自己不触摸红线,也能更加透彻的了解这个社会的价值观与现状,聊着聊着,你就会发现其中精彩。
??这是一个安静的广告位??
??这是一个安静的广告位??
01
传说中的组织,名声狼藉
说到“儿保”两个字,可能很多有所了解华人家长都要下意识的一哆嗦,这个名字彷佛就像是黑白无常一样,勾的不是魂,是自己的孩子。
仅仅是九闻这里,就听到过太多关于儿保的“传奇故事”,也近距离地观察到几次实在是让人难以苟同的儿保行动,真真假假无从考证,不过大家可以自行体会一下:
“一位叫做Lee Bonneau的6岁的男童被儿保机构强行从家中带走并送往寄养家庭,仅仅是因为母亲曾经告诉过社工自己有精神健康问题,便直接失去了孩子的抚养权,儿保介入之前家里从未有过任何家暴行为。男童最终在寄养家庭内被另一男童杀害,生父母精神崩溃。”
“一位BC省的年轻妈妈在自己女儿出生后两个月就被儿保以‘家长学习能力不过关’为由强行抱走了孩子,随即失去抚养权。19个月后,这位年轻妈妈被告知孩子已经死亡,随后控诉到在之前前往寄养家庭探视时已经发现过孩子有瘀伤甚至骨折,令人发指。”
“Paul & Zabeth Baynes夫妇两的小女儿先天患有异戊酸血症,导致孩子头部生来比较大一些,但儿保机构以‘父母过度摇晃孩子导致病症’为由强行带走孩子剥夺抚养权。两夫妇已经获得了美国,加拿大,英国等权威医学专家病情认证书后进行申诉,儿保机构仍然不愿意把孩子还给父母。”
最后还有坊间传闻里关于华人家庭里孩子偷钱给同学买糖吃,家长得知后打了孩子一顿,结果第二天被老师发现孩子身上有印记,随即报警。孩子被送到寄养机构,动手的母亲还被以刑事犯罪起诉。
当这些血淋淋的故事展示在自己的面前时,这些故事里是否有局部的夸大?是否所有数据和陈述都百分之百属实其实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我们都可以轻易的看到,儿保本身存在着矫枉过正的扩大化倾向, 被整个社会称作“合法绑架儿童”也非一日之寒。
也正是因为这些已经偏离了“儿童保护”宗旨的扩大化极端事件层出不穷,才让社会本身在震惊于这些事件本身“血腥暴力”的同时,涌现出了更多的阴谋论,最出名的莫过于“儿童保护机构想尽办法掳走孩子是为了卖钱”,“儿保机构是上层建筑用来打压底层民众的人口控制工具”等等…….
在这样的乱像之下,我们却很难想象平日里只要一点从莫须有的小苗头就能重拳出击的儿保机构,为何在Laval这次惨剧里却迟迟到孩子丧命都没能略施影响?家长们纷纷怒道:儿保你忙着滥杀无辜却不做正事!
事实是这样吗?当你更进一步了解儿保的组织结构时,想必就能得出自己的判断。
02
混乱中的秩序,官民合体
在之前九闻跟大家聊加拿大境内的警察体系时,不少华人读者表示:真乱真复杂。毕竟从联邦到省再到地方三级互相不从属,执法区域有重合有不同的执法体系,如果不是兴趣爱好者或是业内公务员很难弄清楚。
在加拿大这样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儿保机构其实也遵循三级分立的原则,而且要比警察还要复杂得多。九闻尽可能用最简单的方式为大家说明:
1. 首先整个加拿大境内的儿保体系官方名称应该是“加拿大儿童福利系统”,既然是一个系统,里面就同时会有官方(政府机关)和民间第三方(外包机构)。而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儿保”机构,其实大多数都是官方部门在本地外包签合同的第三方民间组织,没错,传说中“权势滔天”的儿保们,都是手持尚方宝剑的第三方民间组织。
2. 加拿大全国性质的,也可以理解为联邦一级的儿保机构是加拿大儿童保护中心,但是该组织与全国各地省级,地方级儿保组织没有任何从属关系,而且它本身的定位就是一个民间慈善组织,它负责在全国境内募集资金,推广最新最先进的儿童保护措施,并且直接与加拿大联邦级执法单位皇家骑警合作,负责重案要案,互联网相关案件。
正因为其极高的行政级别,所以坊间传闻的“抓小孩,搞举报”这类事情它很少涉及,更多像是一个行业旗帜和政府推到台前的代言人。联邦政府直接拨款资助它,同时它也对社会捐助来者不拒。
3. 真正存在于那些惊心故事里的儿保机构,往往多属于省一级的儿保单位。每个省政府都会设有一个编制非常小的官方儿保类负责办公室,然后通过向民间外包签合同的方式“找打手”负责具体事务的开展行动。自然地,省政府将会承担起这些外包儿保机构的大多数财务,社会捐助作为辅助。
就以魁省来说,魁省政府的官方儿童与青少年保护办公室会向全省每个区域派遣一名“青少年保护办事员”(DYP)负责总领协调其负责区域内所有的外包机构行动与儿保事务。九闻说的再清楚一点,就是一个皇上亲自委派的监军太监带着一群雇佣兵办事。
这些外包机构的行事准则基本就是两点要求:按照联邦和地方相关法律行事。无论是既定事实还是危险的苗头,都必须直接扑灭并且杜绝一切再犯可能。
从这种角度来说,其实政府对于自己人员以及外包组织的要求并不低,毕竟涉及到预防和善后的工作,说白了就是硬性要求必须先下手为强,还有斩草要除根。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何儿保机构执法判定扩大化的趋势如此之明显。
再加上涉及到第三方组织外包时必然没有政府部门自己动手的标准那么严苛,所以一定程度上的混乱与模糊是不可避免的。不过,从魁省制度上来看,至少有一名政府委派官员坐镇决策,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外包机构的商业盲目性。
根据统计,从2019年到2020年之间,魁省的DYP们收到了超过120000次举报,平均每天都有324起案件是主动被呈报上来的,其中37%的案件最后被坐实是真实存在危险问题的,而这其中又有64%的孩子以居家或寄养的方式得到了妥善安置。
在这个数据中,假设儿保机构不存在,将会意味着每年有四万多儿童在危险环境中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即便我们再出于对体系的不信任将这个数据打个对折,也还有整整20000个孩子的确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儿保机构的管辖范围也有着明确的圈定,九闻不占用篇幅进行翻译,大家可以自行阅读,九闻认为很全面,不行的是人员,不是条例:
从这个角度来说,儿保的存在与现行的确会带来问题,不是矫枉过正,就是出手迟了一步没能拯救Laval的7岁小姑娘,但彻底没有专业儿保机构的存在,将会有更多的孩子坠入地狱,无人拯救。在针对儿童暴力年增速高达12%的今天,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更不是单纯裁撤儿保,抵制儿保的最好时机。
这个体系需要的可能是一次巨大的改革,但绝不是单纯的敌视与裁撤。
对于我们华人第一代移民来说,儿保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陌生,但又充满了黑色传奇色彩的组织,我们了解其相关信息与知识,才能够给我们带来思考,思考带来理性之光,照亮我们的行动,也有助于更进一步地参与到社会话题中来。
今天的这颗九闻维生素,您还满意吗?
请扫下方二维码
查看每日疫情播报
下面是一个安静的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