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程原创,侵权必究
由魁北克公共卫生部门主导的一项调查显示,疫情影响下,在全省范围内的12至17岁的teenager(青少年)中,有2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很苦恼,出现了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他们感觉被抛弃;而在蒙特利尔,有46%的青少年表示他们出现了广泛性焦虑和严重抑郁。
新闻报道
身为家长,扪心自问,看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不屑一顾?这里的孩子太脆弱了,都是草莓兵。
可以理解?孩子没法正常上课自然会焦虑。
如果告诉您,学业压力?有,但不是主要的。他们现在的焦虑来源于疫情割断了同伴之间的社交,您能想象吗?
也许您会不以为然:社交有那么重要吗?
确实,有!
在北美青少年的世界里,社交是头等大事。他们最害怕没有朋友、最担心受到排挤、最希望在群体里得到认同,你能想象吗?
“学生就是要好好念书。”
“天天一门心思搞社交是什么歪门邪道?”
“你们这个年纪的孩子懂什么是社交?”
“当了学霸同学自然尊重你!”
“同学孤立你,你自己内心强大就好了!”
您对孩子说过这些话吗?作为一代移民,这些认知深深扎根在我们的内心,也自觉或不自觉的,把它们作为孩子的人生指引。
但,我们现在在加拿大,我们的孩子在加拿大长大。在加拿大长大的孩子,他们接受的是这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这里的规则去指导他们行为,他们的烦恼是加拿大孩子的烦恼,而不是生长在中国的我们曾经有过的那些烦恼。
如果我们还停留在孩子没有烦恼,或者孩子的烦恼只是学业烦恼,无法理解孩子的社交压力的话,将会有一道鸿沟横亘在我们和孩子中间。
如果说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之间天然存在代沟的话,那么,青春期的加拿大孩子和一代移民华人父母之间的代沟,将是“代沟²”。
下面是一个安静的广告位
“一点都不夸张,念中学那几年,每天在学校,简直就是步步惊心。”
一个小时候从国内来,在蒙城念完书,已经工作了的小A这样告诉九闻,他现在回想自己学生时代走过的路还心有余悸。
“孩子之间的恶意是不加掩饰的。或许你今天穿了一条颜色奇怪一点的裤子,或者是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甚至只是在走廊里走时不小心踩了鞋带被拌了一跤……可以是任何一件小事,都也许会有人突然就开始嘲笑你,给你起外号,‘表演’你的形象,一传十、十传百,整个学校都知道你是个‘怪人’,然后,因为你是‘怪人’,朋友圈子把你踢出来了,午餐也没人跟你一起吃了,你只能独来独往,于是,你就变得更‘怪人’了。”
小A说,学校同伴中的排挤像暴风骤雨,来得让人措手不及,而且很难摆脱。每天硬着头皮去上学的日子实在是艰难,但是,孩子很难从传统华人父母那里得到想要的那种支持。一方面,一些感受和压力不容易描绘给父母听;另一方面,父母一直认为,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无聊的人迟早会寻找下一个目标。
即使没有遇到显而易见的霸凌,但让自己在学校里受欢迎,也是华人孩子比较难却又不得不做,会带来巨大心理压力的事。
在北美的校园里,崇尚的是“孔雀开屏式”社交。大家喜欢健谈、开朗向上、有领导力、运动好的同伴,这样的popular guy和popular girl是学校里的“王”,会组织起围绕在自己身边的小圈子,朋友特别特别的多。相反,如果你内向、沉默、运动笨拙,就会“惨遭抛弃”。
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许多内向的孩子要逼迫自己学会交际,每天表现得像个社交女王,用心用力的维护自己的朋友圈。
“我妈妈经常说我在家里不跟家里人说话,一天到晚只知道抱着手机。”在读中四的小B很无奈的说:“每天在学校里跟人Social已经累死了,假high,装做自己很开朗很喜欢聊天的样子,很无聊的事情也要夸张的笑,回到家我一句话都不想说,只想安安静静呆着,但是还不行,拿着手机,时不时给朋友的TIKTOK点个赞,回复一下facebook也是一种‘责任’。”
小B说,她本身是一个“社恐”的孩子,交朋友对她来说是一种“损耗”,但是没办法,维持朋友圈和保持学习成绩,在加拿大的校园里同等重要。
在华人家长看来,交那么多朋友干什么?!好朋友一两个就够了,每天疲于应付各种交际,本身就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很多人还会跟孩子说,你看我当年一个人来加拿大读书工作,哪有什么朋友,“甘于寂寞”才能挤出更多的时间学习和打工,才能在这里立足。
你看,这就叫做话不投机半句多,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感同身受,
孩子的苦恼在自以为是的大人面前,不值一提。
更多华人家长无法想象的,是“学霸”的烦恼。
许多一代移民是靠着自己在学业上的优势才移民到加拿大的,小时候都是“学霸”。在我们的认知里,“学霸”代表着老师喜欢、同学尊重,只要学习好,其他什么事情都可以被谅解,脾气不好也不要紧,身边还是会围着一堆崇拜你的同学。所以,当孩子向我们诉说:“学校里同学不喜欢我时”,我们经常会鼓励孩子:“你把学习搞得再好一点,同学们自然就跟你玩了”。
殊不知,这种“鼓励”可能会变成更大的压力。
在北美有一个社会公认的价值观玩笑:最受欢迎的男生是橄榄球队的四分卫,最受欢迎的女生是啦啦队队长,而只有学习好的孩子是什么?是“书虫”,是“Nerd”。Nerd这个词在青少年圈子里,本身是带有强烈贬义的,哪怕是精英辈出的私立学校,也不会有任何一个孩子愿意被人叫“Nerd”。
看过《生活大爆炸》吗?怪人中的怪人谢尔顿先不提了,看Leonard和Penny这对情侣就好。实验物理学家Leonard在中学,甚至是工作之后,都被人看作是一个“geek极客(反常的人),而在快餐店里端盘子的龙套演员Penny,反而一直就是popular girl(受欢迎的女孩)。
在许多剧集里,经常有Penny回味自己在校园里呼风唤雨,或者反思总是欺负Leonard这种Nerd的桥段,而Leonard在Penny面前,自始至终都显得很自卑,对Penny的垂青受宠若惊。
华人永远想不通为什么一个物理学博士要在一个不学无术的姑娘面前当舔狗,但现实就是如此,只会学习的“学霸”在北美校园里处于生物链的最底端。
下面是一个安静的广告位
以上描述的画面是不是感觉在各种美剧里似曾相识?《摩登家庭》和《初来乍到》,都有不少情节在反映青少年校园生活的不适和苦恼。您看电视剧时,会不会觉得这只是艺术的夸张?实际上不会发生?
不要逃避。艺术总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这些事情确实是经常发生的,但是,现实会比电视剧更恶劣,孩子们之间的嫌弃和恶意会来得更加汹涌澎湃,而且不加掩饰。
“电视剧永远是美好的,无论有再大的矛盾,他们总会在一集的结尾握手言和,主角们总会在各种机缘巧合下讨回公道。”小A说:“你可以想象,电视剧里发生的事同样会发生在现实,但恶劣程度会乘以1.5甚至是乘以2,太多孩子从入学就背着沉重的包袱一直到毕业,有些人在中学时代被取的恶意外号,会在伙伴间流传一辈子。”
无论是好学校还是坏学校,一个北美式青少年的“光伟正”形象早就已经放在那里了:健谈、强壮、活跃、目标明确、积极主动、展现出领导能力(即使只是片面的来自于体育运动成就)。
这里的风气鼓励孩子们像孔雀开屏一样展现自己的优点,而我们所熟知的那些“中庸、含蓄、不出头、冷处理、低调做人”,毫无疑问在这边的青少年圈子里都是负面的。夸张一点说:我们这些在国内成长起来的家长们所经历过的青少年时期生态,和这里孩子所需要面对的,几乎都是背道而驰的。
小小的肩膀每天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尝试着向家长倾诉时又会带来一场狂风暴雨式的“指引”,可惜那些家长引以为傲的“指引”,在现实面前一文不值。
设身处地的想,如果是我们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
会封闭起来:
“我说的你不懂,
你说的不具有可操作性,
算了,不说了。”
于是,在家长眼里,青春期的孩子每天回家就是脱鞋、拿零食、上楼、关上房门。除了晚饭那半个小时,一整天都见不着孩子一面,更说不上两句话。
家对于孩子来说,只有吃和睡的功能;
父母对于孩子来说,只是一个钱包。
很多华人家长受到极大的冲击,会伤心、失望,很难理解为什么原本跟自己很亲密的孩子,突然就变得陌生和疏离。
因为,我们的中国孩子彻底变成加拿大孩子了。我们要记住,他除了肤色,跟大洋彼岸那个陌生的亚洲国度已经再也没有文化纽带的联系了。他觉得最舒服的语言是法语和英语,和黑人白人玩闹着长大,在皇家山下和朋友们一起吃Beavertails,穿成西方妖精的样子上门去讨糖,我们的文化根基,早已不是我们孩子的文化根基,我们只是带有浓重母国特征的归化公民,而孩子是纯粹的加拿大人。
如果用本地传统眼光来看,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也是自然现象。
一切在学校里的社交压力,
都是小兽在进入丛林社会之前的练习和实践。
孩子在成年之后就会脱离家庭,teenager时期属于第二个断奶期,他们在社会上碰撞,在同伴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在人群里学会成长。
一个在加拿大接受教育,交加拿大朋友的孩子,怎么还可能是按照你的理想和意愿塑造出来的中国孩子?
除了理解和接受,我们还能做什么呢?难道用中国传统观念去把孩子“洗脑”洗回来?
孩子对你的精神依存,就像手里的河沙,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你以为的洗脑,实际上是在用气焊枪,把自己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切割得更彻底。
在加拿大和美国,为什么有如此庞大数量的养老院,这次爆发疫情的CHSLD不就是宏大养老院体系里小小的一环?因为这边的社会本身就是强调自己家庭和原生家庭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成年子女跟父母,在法律上都不会被认定是直系亲属。
中国式三代同堂、晨昏定醒的生活,对于加拿大人、包括已经成为加拿大人的我们后代来说,是不可想象的,那种过了不惑之年还要对着父母早请示晚汇报,买个车还得考虑后排留给父母的模式,对于他们来说更是天方夜谭。
没错,你的孩子会抬起手来对你说:“嗨,妈妈,最近过得好吗?”这种华人听起来极尽生分的对话,会走过来跟爸爸握手互称XX先生,也会每年到养老院里看你两三回。
这不是生分了,这就是加拿大式的尊重、理解与爱。
下面是一个安静的广告位
九闻有话说
回想我们自己孩童时代,你是否经常听到“你现在正是无忧无虑的年纪”、“你只管念书就好,不用操心其他事,有什么可烦恼的”这些话?
华人的传统思维里,孩子似乎是“空心人”,只有行动的躯壳,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但实际上,在大人眼中再不值一提的烦恼,在孩子心中,或许比天还大,而他们应对烦恼的方式,也许会更激烈和极端。
孩子的压力,我们看见了吗?
就算他们直接告诉了我们,我们能听懂吗?
有时,我们觉得“没有”,
只是孩子“不说”而已。
小编曾经也跟自己孩子呕过气:
学校的午餐,她宁可喝冷冰冰的酸奶吃冷冰冰的三明治,坚决不让我给她带炒面或者炒饭,有一次给她带了饺子和筷子,当天的午饭她一口没动。她只说她不喜欢但没有说其它的原因,但我非跟她杠,每天都给她带保温壶装热食,认为保温壶里暖暖的炒饭吃下去才健康——家长的决定不容驳斥。
后来,我才明白,或许她在每天中午拿出一个叫做“保温壶”的东西,再拿出一双筷子,咽下我做的散发着浓郁亚洲食物香气的爱心炒饭时,反而需要承受我想象不到的压力,需要应付许多同学奇怪的眼光。她反抗过,我没有尊重,最终只能是她默默的忍受,还有一句借口“不喜欢”。
现实就是如此,我们能做的只能是融入和适应。孩子是在社交圈层里被动的适应,而我们,需要主动的去适应,才能让自己成为称职的、能给孩子带来幸福的好父母。
或许只能接受,这是我们这一代移民的——
当小孩时要尊重父母,当父母时要尊重小孩;
学了半辈子的中国传统文化,又要用下半辈子,
把根深蒂固的“传统”从自己的思想和行动里除去,
重新学习和适应西方传统。
这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为了让孩子得到幸福,就要先委屈一下自己,做些改变:
空杯心态!
-
先彻底否定自己:否定所有自己奉若圭臬的,但不适合加拿大文化,水土不服的经验;否定自己认定的对孩子拥有无上权威的特权,把自己放到跟孩子平等的地位上。
-
再重新开始学习:把脑子排空,在孩子的帮助下,去了解孩子世界的价值观、生存准则和社交生态,重新学习,让孩子成为你的老师。
-
在空杯又装满之后,相信自己真正学到知识了,再基于自己的经验、智慧和能力,给孩子一些帮助。
怎么才能让孩子一直尊重父母?
九闻说,答案很残酷但很真实:成为对孩子有利用价值的人。
提供衣食住行,是物质价值;
给予人生指引,是精神价值。
你一直“有用”,
孩子怎么会舍得离开你呢?
我们组建了《九十脉时事新闻交流群》
欢迎大家入群,对一切社会热点问题
进行新闻分享、思想碰撞,情绪交流
请扫下图二维码,邀请入群
下面是一个安静的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