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程原创,侵权必究

 

【前情提要】
理想与现实始终胶着。
当中国家长拖家带口,离开了眼前的苟且与内卷,来到大洋彼岸,却发现这里不是传说中遍地精英的应许之地,95%的本地人都在“为社会服务”的公众通识教育中自得其乐。
华人赞同孩子要快乐成长,
但往往不希望孩子变得平庸;
认同加拿大公众教育培养社会螺丝钉的思路,
但希望孩子能实现阶级跨越。
所以,你们继续岁月静好,我先走为敬。

厌倦了国内的学而思和奥数训练营,可来到加拿大后,还是一头扎进了华人补习班;国内中考,不到50%的录取率让人心慌,谁曾想到在魁省,孩子念完小学五年级就要进行人生唯一一次的考试,刺刀见红,录取率不到5%。
【九闻】逃过了中式教育“内卷”,却“梦碎”加拿大教育?新视角自我审视在加国教育体系里的另类,看得更远些….》
从现在看,华人家庭“抢跑”模式在一个趋于不竞争的安乐大环境里是卓有成效的。
虽然没有官方统计数据,但如果有心,在各学校的开放日时观察,你会发现,象征着精英教育的私立名校里,华裔学生的比例几乎都超过了三分之一。华人用蒙城3%的人口比例,攻占了名校超过30%的学位。

 
在华人追捧的,魁省排名第一的“牛校”,华裔学生的比例更是惊人。
本地媒体《LA PRESSE》曾报道过:
在2002年,Collège Jean-de-Brébeuf的850个学生中有3%的学生母语是广东话或普通话,到了2014年,学院里超过20%是华裔学生,到了现在,“牛校”华裔学生或已过半。
在一家本地华人补习班的宣传材料上,2018年,“牛校”招生216人,那个补习班竟有113人被录取,如果在加上其他同类型的华人补习班,我们可以想象,“牛校”已经被华裔攻陷。

我们为坚韧推娃的虎妈们感到由衷的敬佩,也为在加几年就能跻身TOP 1学府的华裔孩子们感到骄傲,但是,在敬佩和骄傲之余,还有一丝隐忧
作为少数族裔,看似“气势汹汹”的攻城掠地,犹如几条鲇鱼钻进了咸鱼堆里,“咸鱼”们怎么看?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当本地优势族裔以及这个强调“本份是福”的社会把我们的行为看作“挤压”和“侵占”时,我们是否还有能力,从社会的反弹中幸存?

 

下面是一个安静的广告位

 

01

抢跑,我们高兴了,别人怎么看?

除去一小部分“天生神力”的孩子不提,大部分的孩子的起跑线还是一致的,不一样的,是跑步的过程中有没有人在他身后当助推剂,为他寻找另一条可以弯道超车的捷径。
九闻在上篇文章中设置了投票环节,调查虽然粗浅,但仍能看到趋势:让孩子上私校、上补习班、培养专业兴趣爱好、倾向于精英教育的华人家长呈压倒性优势

 
当一部分家长还在跟随着这里“先进优越的西方式教育理念”让孩子自由发挥时,多数华人家长早已暗地在孩子面前吹响了冲锋的号角。
抢跑!
不管有心还是无意,我们要承认,在孩子的教育领域,华人抢跑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社会强调人人“本份是福”,甚至极力规劝大家不要竞争,充分鼓励“天性”的社会大环境里,华人抢跑的动作,往往更加会成效惊人。
蛋糕是有限的,但我们换了更大的勺,挖走了更多的芝士和糖霜。
 
划重点:九闻没有在说“抢跑”不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深深植根在华人基因里的集体共识,我们这些一代移民,更是绝大多数人得益于“知识改变命运”,才能来到加拿大,我们几乎每个人,都是竞争制度下的优胜者和利益既得者。
只要有能力,我们肯定会用自己最熟悉的方法去获取熟悉的果实,通过一两代人的共同努力,争取个人和家庭的最大利益,这种做法无可厚非。

 
这里九闻在讲的是,“抢跑”之后,我们一定要绷紧一根弦,至少能在享受果实和领先地位的同时意识到:我们实质上抢占了资源,对社会认知基石产生了冲击。当我们本身的行为碾压了固有的社会生态,挖了体制的祖坟,必将迎来整个体制的弹压和反击。
想象一下,当你每天很高兴的朝九晚五按时上下班,固定时间摸鱼喝咖啡时,突然来了一个自觉996、以加班为荣、通过他的“勤劳肯干”还抢了你不少客户资源的同事时,你会怎么做?是不是恨不得迅速把他捻死而后快?只要他离职了,你们的办公室又恢复到“无毒”的环境。

 

02

犹太人告诉我们:挖坑后记得填

对于老移民来说:
  1. 前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弯道超车”;

  2. 本土“纠错”机制迅速启动堵住“偷步窟窿”;

  3. 陆续跟进的后人一脸懵懂的扎进坑里无法自拔……

这种三部曲式本地华人移民事务历程,简直是再熟悉不过了吧?
前人挖坑后人跳,已经发生过多少次了。比如把Depanneur从一个高利润率生意做到温饱小买卖,几批人把又快又轻松的PEQ推上绝路,两台收银机做帐的往事让Tim Hortons附带上华人加盟无限排期这种潜规则。

 
当然,这几个案例跟华人在学业上推娃在恶劣程度上有极大的原则性区别,但最深层次的问题,还是归结到“抢跑、占资源、反抗、封杀、自保”这个流程里。
要绷紧一根弦:既得利益者要有危机意识——守土有责,要把抢占的资源,变成后代顺利成长能够享用的资源。
挖坑之后记得填坑;吃干净了还得抹抹嘴。

 

下面是一个安静的广告位

 

 

或许,犹太人避难美国之后的发展史,能给我们一点提示。
犹太(以色列)民族是一个非常古老且具有神奇色彩的民族。这个民族曾经诞生出许许多多影响世界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及商界天才,它所创立的犹太教是基督教的母体,它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取得的物质成就相信华人都能够认同。
 
然而,这个民族又是一个拥有长达两千多年悲惨命运史的民族,他们曾遭受巴比伦人、罗马人、法国人、英国人、纳粹德国等的迫害,几度面临灭种的境地,几落几起,被形象的称为“漩涡中的软木塞”。
在美国独立之后,欧洲一波又一波的反犹狂潮前,北美新大陆成为犹太人的理想避难所。从1881年到1924年,大约有250万东欧犹太人移民美国。
 

第一代美国犹太人是社会底层。他们做街边小贩、做搬运工建筑工、进美国中部和东部的“血汗工厂”出卖劳动力,每周工作60个小时换来微薄的收入。
微薄的收入中,有一大半被犹太人投入了对下一代的教育之中。最近我们华人才熟悉起来的Home Schooling(居家执教)的概念,最早践行的就是犹太人。
跟我们一样,教育被犹太人视为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是犹太青年提高社会地位和事业地位的主要手段,是通向成功的捷径。
 
第二代美国犹太人就不一样了。有学者对10个城市中的医学院进行调查发现,犹太学生增长速度十分惊人:1881-1885年为25人;1891-1895年为153人;1901-1905年为460人;1906-1990年为716人;1916-1920年为1273人,35年间增长55倍。1937-1938年的《美国犹太年鉴》统计表明犹太人只占美国总人口3.5%,但是美国高等教育机构中的犹太学生却占9.1%。1970年代时,长春藤盟校中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大学中犹太本科生比例达到25%。2001年一项调查显示,58%的犹太人拥有大学文凭,而其他族裔为22%。
像不像华人?
  • 第一代打基础,第二代腾飞;

  • 第一代用自己的艰辛努力,强推教育,用知识去改变第二代的命运。

 
同样是吃苦耐劳的民族,同样是勤奋守成的性格,同样是对下一代教育极度的认真和推崇,同样是作为外来少数族裔,用自己的努力和聪慧,从本土人群中抢占了极大的稀缺资源。
在抢占了资源之后,犹太人又通过什么方式,
把自己从后来者变成了美国的隐形执政者?
变成了“没人敢惹”的族群?
 
即使“世界的钱在美国人的口袋里,而美国人的钱却在犹太人的口袋里”,其他族裔也无可奈何?

第一点:族裔团结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在各行各业的精英中,犹太人比例逐渐上升。一个人进公司,半年后公司里有一半人是他同族裔的这种神话,犹太人比印度人走得还激进。犹太人的势力渗透,在华尔街、新闻界、娱乐界最为明显。高盛的CEO Lloyd Blankfein就是犹太人;多家主流媒体的CEO也是犹太人,约有四分之一的新闻从业者也是犹太人;五大电影公司,基本都是犹太人重度控股。美国的新闻传播和影视领域,已经是犹太人的传媒帝国。他们的价值观和文化逐渐成为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极端一点来说,整个北美社会都可以成为了他们的喉舌。

 

 

第二点:深度介入政治

 

 

犹太人在历史上极少经历普遍贫困,但却经过了多次,不同异族执政当局的血腥屠杀和驱逐,当在政治力量的车轮面前,族裔内经济的繁荣,小家庭的强大,会像泡影一样幻灭,美国犹太人太明白:参与政治上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也是避免反犹迫害的政治手段。美国总统选举中,犹太人的投票率高达80%以上;犹太人用钱买支持,通过政治捐款,影响两党政治方向;犹太人自己也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各级政府部门随处可见犹太人身影,如知名外交家基辛格,前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前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和现任参议员桑德斯(参加了民主党角逐2020年总统候选人竞选)等。

 

 

 

第三点:反哺社会

 

 

犹太人也会用自己的钱来帮助周围的社区发展、创立非政府组织、建设新的图书馆等,或者把钱捐赠给艺术、教育、脱贫组织,以及慈善机构等等。犹太人有“田角捐”的传统:按照律法规定,一块田地四个角边上的庄稼都是穷人的,你不许收;收割时掉在地上的,也不许捡,也是穷人的;如果忘记了割一行,也不能再回头,那也是穷人的。根据犹太教的传统价值观,挣钱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有钱之后,一定要反哺社区,帮助族裔里的落后者,所以贫穷犹太人从来不会被淘汰。

 

 

 

 

下面是一个安静的广告位

 

九闻有话说

 

在教育上抢跑,实现弯道超车,抢占了资源;

又利用了已经占据了的资源,

把偷跑出来的优势转化成族裔地位提升的工具。


犹太人在美国的发展史,把教科书写好了,跟我们说:快,抄作业


当虎妈,推鸡娃没有错,牺牲自己的金钱、时间、精力去抢跑更没有错。


只是,在抢跑和既得利益面前,除了欣喜和骄傲,还要看到隐含的危机。


狮子在草原上很强大,但它们还是依靠狮群一起生活,即使是狮子王,一旦落单,鬣狗都可以把它踩扁。

 

所以,长篇累牍,连续两篇长文,九闻想提醒的是

 

抢跑之后,个体精英化之后,小家庭实现阶层跃升之后,我们还要记得帮后人建一个保护伞;当我们用自己的肩膀让孩子实现了人生追求时,不要忘了同时告诉他们,请他们为他们的下一代继续夯实成长的根基,为后来者建立真正流着奶和蜜的应许之地。

 

犹太人的经历告诉我们:


个人再强大,当你的族群被排斥时,对方不会先甄别你是否无辜;

族群再富有,当政治迫害席卷而来时,个人的金钱在毒气室面前不值一提。

 

只有在经济、学术、传媒、政治上都占领了高地之后,你的族群,和族群里生活的每一个男女老少,才能安稳舒适的得到他们免于恐惧的自由。


到了那一天,强大才不会是一种罪过。

 

《【九闻】逃过了中式教育“内卷”,却“梦碎”加拿大教育?新视角自我审视在加国教育体系里的另类,看得更远些….

 

END

 

 

 

 

为什么要来魁北克?还不是为了移民!年底前最后一次解决“后PEQ”困境机会来了!

 

 

 

 

2020年九十脉冬胎团购来了!一年一度的保留节目,买完还能现场安装!全城最老口碑

 

 

 

 

下面是一个安静的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