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特约顶部赞助
推广机会招商详情见本文底部
移民的人,
追求的就不只是眼前的苟且,
更想要诗和远方。
来到加拿大,这里深厚的社会,政治,历史,文化养分等待我们去汲取。近期,九闻创建了多个主题群,以供读者自由交流,畅所欲言。
有提供给家长互相帮助,传递信息的
有分享加国鲜为人知的历史趣闻、文化背景的
有在疫情背景下,特邀专业会计师坐镇的
有专攻美国大选,窥视北美政治的
有为喜欢加拿大,希望能真正立足加拿大的读者提供的
当然,也有九十脉的老本行,大神辈出的
欢迎大家挑选自己喜欢的话题入群讨论,畅所欲言,九闻蒙城所有文章将每日更新同步到群中。
感谢您的认可,
欢迎您的转发,
共鸣的力量是强大的,
我们的队伍需要更多的同好!
扫码挑选进入主题群!
加拿大有多好?没在这里长期生活过的人可能完全无法想象,就算是在加拿大呆过很久的人,也未必能完整的总结出来。
但是,这个世界总有办法能把这种“好”给做个量化。
BAV集团、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和《U.S.NEWS》,对2万名来自全球不同国家的受访者进行调查,要求他们对世界75个国家/地区进行综合评定,得出排名。
在“生活质量指数”一项中,
加拿大再次荣登榜首,
这是加拿大连续5年在这个排行榜中夺得第一。
社会科学家的共识是,总体的生活质量比单纯的物质财富更能评估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包括一个国家的经济性、良好的就业市场、经济稳定、家庭友善、收入平等、政治稳定、安全,以及发达的公共教育体系和发达的公共卫生体系等。
排行榜肯定是按照许许多多数据综合考量出来的,但今天,九闻不想引用纷繁复杂的数据,只希望结合这次的排行榜,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分别品评构成“生活质量”的9个方面,来谈谈加拿大为什么能给我们带来高指数的生活质量,聊一聊生活中的幸福感来源于何方。
我们承认,今天的文章只基于“我”的感受和体会,是主观的,我们只是希望能跟读者分享我们生活在加拿大的点滴感受。
我们觉得,在加拿大这个多元社会,每个人都在选择自己相信和喜欢的东西,也必然会选择性的看这个世界,从而坚固自己的观点。只要不强求大家的脑袋必须同频率转动,不强行去普及观点,任何人坚持的看法都应该被尊重——今天的文章,只是九闻的看法,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在文末留言,我们将在下篇文章做相应回复。
限于篇幅原因不想让大家疲劳阅读,权威机构采用的9项指标,今天的文章先谈评分4项,另外5项敬请期待下篇文章。
在评分表上,“完善的公共医疗系统”获得了满分。
加拿大和美国人都熟悉的一个玩笑梗——美国人最羡慕、加拿大人最自豪的3样东西:Tim Hortons,冰球和真正意义上得到了全面落实的全民医保。
从摇篮到坟墓,加拿大人都不需要支付医疗费用。
谈起加拿大的医疗系统,很多华人会一肚子火:漫长的等待、排队、转诊,整体效率低下;医护人员虽然和蔼可亲,认真负责,但因为病人太少,看起来水平似乎也没有很高;做个手术也许得等半年,有人宁可打个”飞的”飞回国,加上在路上的时间,3天就能解决战斗……不可否认,这些都是加拿大医疗体系里,我们很不习惯的情况。
但是,只要想到加拿大没有人会看不起病,没有人会因病返贫,就足以熄灭我们因为排队、等待、转诊而燃气的熊熊怒火。
电影《我不是药神》里有一句名台词:“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在加拿大,没有人会犯这种病。
全民免费医疗,从表面上看,是人们不再需要为医疗费操心,也不需要额外积攒一笔巨款来应对突如其来的病魔;更深层次的,是人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在做人生规划时,不需要考虑病了老了怎么办,大家可以尽情的选择更自由而精彩的人生。
加拿大也不断的有“医改”的呼声:要求允许私立医院开业以减少等候时间,允许家庭医生和专科医生门诊适当收费以减轻财政压力,但似乎民众并不买账:大多数普通加拿大人宁可忍、等,也不愿丧失医保的“平等、福利与公平”。
加拿大人深知,一旦出现公立、私立医院并行,资源势必迅速向私立医院倾斜,到那时,公立医院形同鸡肋,很多无法支付医疗费用的穷人,将没办法得到公平的治疗。
有钱人、官员、总理跟普通人一起排队就医,是许多加拿大人感到十分自豪的事。在CBC评选出来的“史上最伟大加拿大人”榜单中, “加拿大医保之父”汤米.道格拉斯拥有一席之地。
“政治稳定”同样获得评分满分。
提起政治稳定,华人也许会觉得比较虚——一直生活在“政治稳定”的国家的人们,体会不到“政治稳定”是多么的重要,就像空气之于人一样,拥有时总是忽略它,失去了就会致命。
什么才是政治稳定:
-
三权分立,有运行良好的权力制衡和监管带给了加拿大这个世界上最为廉洁的政府之一;
-
议会制,一切公共议题只靠打嘴炮,有政治圈子的勾心斗角但成熟的制度能把这种斗争转化为社会的前进动力;
-
选举公平公正,能实现平稳的政权交接;
-
军队职权划分明确,文化向心性极强,待遇丰厚,不搞干政;
-
民众了解、认同并拥护国家运行规律,对于自己所支持的意识形态能够温和的支持。
这一切,加拿大都做到了。即使是谈政治,最多也就是反对党在议会上不带脏字的批评执政党而已,整体来看还是peace and love的。大家都是体面人、遵守游戏规则、绅士形象都是镌刻在加拿大人基因里的。
只说一点大家完全可以自行体会,以及对比国境线南方的邻居:在加拿大人看来,每次选举日都像过节一样。提前2个小时下班,遛着弯去投票,街边的商家不需要封门闭户,警察也不用加班执勤。自己的支持者选上了,普天同庆;选不上也没关系,下一届再来。
??这是一个安静的广告位??
??这是一个安静的广告位??
在评分表上,“安全”获得了99.7分的肯定。
在加拿大,或许没办法享受到“深夜撸串的安全感”——因为在居民区,晚上八九点之后,没有商店会开门,也没有烧烤摊通宵营业——加拿大的安全感体现在各种“心大”上:
经常忘了锁门。后院的门是永远不上锁,甚至是没有门的,畅通无阻;家里的门经常忘了锁,时不时早上起来才发现大门没有锁,安保没有开,就这样一家人呼呼睡去,平安醒来。
忘记过锁车的人请举手?也许确实有人在闹市区因为忘记锁车,车里的财物被掠夺一空,但应该大部分“忘记”的结果还是平安无事的。小编曾经有一次在大雪天在downtown停车时误触了哪个遥控开关,不仅没锁车,连4个窗户都是大开的。一天下来,车里不仅没有丢东西,还多了20多厘米的雪。
用电脑占座位。在图书馆经常会有人把IPAD、MACBOOK、书籍作业本书包直接丢在座位上,人就消失了,或许是上厕所,或许是出去啃个汉堡包,或许是打电话,似乎没有人考虑过电脑IPAD被人顺手牵羊的可能,来来往往的人也视若无睹。
来到加拿大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学会把书包丢在任何地方,一开始多少会有点担心,后来也就“入乡随俗”了。
马大哈从来不会得到教训。水壶丢在公园,手套丢在学校,钱包丢在商场,手袋丢在公交站,没关系,回去拿就行,大部分能在原地显眼的地方找到——不是在地上,而是被捡起来挂在高处。
原地找不到就去“lost and found”找,打开柜子,找到自己的东西,拿走就是了,不需要登记也没人检查你拿走什么东西。
曾经连续1个星期在公交车站的长凳上看到1个LV的手袋,没人碰也没人拿,它一直孤零零的等着主人重新想起它来。
有朋友曾经在ATM机上取1000刀,卡取走了钱忘了,2个小时后想起来回去找,ATM机上没有,但是柜台的工作人员说有人捡了钱送回到柜台,喏,钱在这里,你拿走。
这种路不拾遗的世界,怎么能让那些爱随便丢东西的马大哈得到教训?
小学4年级以后,孩子就自己走路上下学了。交通安全?回家的两个十字路口,都有交通协管员帮他们过马路;偷小孩?真心没听说过;路上摔一跤扭到脚?小孩自己都知道,只要随便敲开路边任何人家的房门,都能得到帮助和照顾。
摔倒的老太太也敢扶了。在蒙特利尔的冬天,摔倒太正常不过了,每一次看到人摔倒,都会不假思索的跑上前去扶起他来,从不用考虑会不会“被讹上”,不需要思考“如果你没有撞到她为什么要扶她”。即使是萍水相逢,也不会妨碍大家倾尽全力互相帮助。
当然,没有100%完美无瑕的治安,这里或那里多少会发生一些小偷小摸、抢劫、爆窃案,但我们相信那些不是主流。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安全感”的定义不是城市里的犯罪率是多少,警方的破案率是多少,而是
-
是否能不带戒备感的自由生活;
-
能心里很笃定的认为你的财物和人身安全不会受到无来由的损害;
-
能相信自己在遇到困难时,无论是邻居、朋友,或者是街上的陌生人,都会热情的伸出善意的手来帮助你。
在加拿大,确实没办法实现“深夜撸串”,但充沛在每个人内心的安全感,才是真正的安全感。
在评分表上,“完善的公共教育体系”获得了98.2分的分数。
加拿大是世界上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2018年的统计数据:全加拿大有62%的人受过高等教育,加拿大是全球唯一一个超过半数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国家。
离开全国性的统计数据,落实到每个人身上,我们认为加拿大的教育体系带来的幸福感可以分成2个方面:
-
任何人任何年龄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得到教育;
-
用更少的钱享受更高质的教育。
加拿大提倡的是终身制教育,除了我们熟知的义务教育和专上教育之外,还有各种成人教育、职业培训体系,只要你想念书,总有一个课程可以满足你。
这种教育体制让“提升自我”这个词变得触手可及,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知识体系有缺陷时,可以随时选择回到课堂,补上自己的不足;它还可以让人随时发现自己的喜好,不再“一考定终身”,即使是年过半百,同样可以投身一个新的学习领域。
任何人,不管任何年龄,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得到教育,对于漫长的人生来说,有了这项保障,就多了许多精彩。
除了可以提供任何课程之外,加拿大的学费也相当美丽,魁省更是美丽中的美丽。
公立学校保证了11年义务教育,每年除了几十刀的书本杂物费再无其它支出,而每年开学政府还会给你寄小100刀的支票,给孩子买返校用品,里外一算还赚钱了。
私立中小学平均每年5000刀的费用,比起隔壁省或者邻国动辄5位数的学费来说,简直相当于四舍五入不要钱。即使只跟自己比,从绝对值看,魁省家庭年收入中位数是5万加元,用十分之一的年收入支持孩子上私立学校,对大部分家长来说也不是一个太难的数字。
大学学费同样美丽!魁省本地大学生的学费低到尘埃:麦吉尔大学魁省本地学生的学费不到五千,蒙特利尔大学最低才两千多;即使不在魁省念书,多伦多大学学费六千出头,UBC学费五千出头,都是正常家庭可以支付的开支。
如果家长从小孩出生起就给他的RESP帐户储蓄,每年2500,再加上政府配给的20%,每年最高500,到他18岁时,帐户里已经有接近五万刀,足以支撑他完成本科甚至是研究生课程。
即使家长没有储蓄,无法为孩子支付学费,魁省还有学生贷款和学生助学金可以提供帮助,助学贷款在毕业六个月后才需要计息,助学金是无偿补贴的,依靠这两项,再打点零工,学生完全可以没有太大顾虑的完成学业。
限于篇幅原因不想让大家疲劳阅读,权威机构采用的9项指标,今天的文章先谈评分4项,另外5项,敬请期待下篇文章。
请扫下方二维码
查看每日疫情播报
下面是一个安静的广告位